学院开展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师德师风教育专题讲座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新进教师师德根基,5月15日下午,学院在天鹅湖校区1106会议室特邀“河南省首批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师范学院薛新萍老师作题为“守正育新人,丹心铸师魂”的专题讲座。学院近三年新进教师、由其他岗位转至专任教师岗的相关教师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会。会议由教务处李安飞主持。
会上,薛新萍老师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际案例,从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师德师风的核心要义。一是明方向,强根基。以“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内涵解析”为逻辑起点,深度解读教师职业道德的双重维度——师德作为教师职业理想、态度与纪律的内在准则,师风作为师德外化于行的职业风范,揭示二者互为表里的辩证关系。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标准,提出新时代教师须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遵循,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与仁爱之心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担当学生成长引路人的神圣使命。二是学榜样,知敬畏。通过黄大年教授心系家国的科研报国事迹、李保国同志扎根太行的育人实践、钟扬教授播种未来的教育情怀,生动展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境界与"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职业操守。同时,结合教育领域典型失范案例,从职业态度、学术道德、师生关系三个维度划定师德红线,警示教师恪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职业准则,在反躬自省中坚守教育初心。三是重践行,育新人。聚焦“践履师道的行动框架”,提出“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治学、以爱育人、以制促行”五维实践体系:通过常态化自我反思夯实师德根基,依托课程思政深化价值引领,坚守学术诚信涵养治学品格,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践行育人使命,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落实,最终实现将师德要求转化为培养出“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人文厚重”时代新人的日常教学行动。
讲座在全体参会教师宣读《人民教师誓词》的庄严氛围中落下帷幕。新进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以楷模为镜,以规范为尺,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紧密结合,积极投身学院“五金”新基建,在“金师”工程的培育中锤炼品格、精进业务,为学院“双高计划”建设与教育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此次讲座既是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的“开篇课”,更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警示课”与“励志课”,作为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五大专题研修”的首项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旨在通过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新进教师扣好职业“第一粒扣子”,夯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根基,为新进教师如何做“四有”好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教育家精神”提供了清晰指引。
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推进“金师”工程,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周三大讲堂”、教师企业实践等举措,拓宽教师培养渠道,丰富教师培养内容,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数字化素养,助力新进教师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向“价值引领者”的角色转变,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教师队伍,为学院创建省域一流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注入强劲的师资动力。
【关闭】